刘光亚:抑郁症认知行为治疗的案例概念化

0次学习 / 共1节课 / 购买后永久有效

抑郁症是以情绪异常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患,具有患病率高易复发的特点,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。

抑郁时的心境与人们所熟知的悲伤相似,但较持久。



轻 则情绪低落,整日忧心忡忡,愁眉不展,唉声叹气;

重 则忧郁沮丧,悲观绝望,常感“度日如年”、“生不如死”,自杀率极高。



我们知道尽管很多抑郁症患者有相同的诊断,但不同的人,相同诊断的背后有不同的故事,这些故事对每个人的意义或者认知并不相同。通过“案例概念化”可以帮助咨询师或治疗师为来访者的治疗计划、日程设置等提供多方面指导。

案例概念化是指在一定治疗理论的基础上,就来访者的问题成因和维持因素提出假设,为构建治疗方案提供指导蓝图。案例概念化是认知行为治疗的重要部分,也是治疗的基础,侧重自动思维、规则假设和核心信念的形成、发展及相互作用。

概念化离不开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“具体化”,聚焦于一个事件、一个症状,用一个基本的理论来进行,而不单单是笼统纠结于抑郁症的情绪低落,高兴不起来。这也是新手治疗师或精神科医生常犯的错误。在开始使用认知行为治疗时总是对症状的表现纠缠不清,而不是去具体的分析,这样很难完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化。

本期漫语公开课,我们有幸邀请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抑郁症科主任——刘光亚老师,为大家分享“抑郁症认知行为治疗的案例概念化”,了解案例概念化驱动下的认知行为治疗优势,以及如何做抑郁症认知行为治疗的案例概念化。它不仅仅是模型或理论,而是帮助大家真正理解抑郁症来访者。


课程大纲

1、为什么抑郁症认知行为治疗需要案例概念化

2、案例概念化驱动下的认知行为治疗区别及优势

3、什么是案例概念化

4、如何做抑郁症认知行为治疗的案例概念化


授课老师

微信图片_20220517145835

刘光亚 主任医师 教授

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抑郁症科主任


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

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辨证行为治疗学组委员

国际人际心理治疗中国分会委员

国家临床医学中心人际心理治疗联盟委员

中国CBT专业组织全国基础培训师

中国CBT专业组织高级CBT治疗师系统培训班督导师

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:

双相障碍专业学组委员

妇女精神卫生专业学组委员

精神分裂症学组委员

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女心理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

湖南省心理卫生协会人际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

湖南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委员


适合人群

学校心理教师、心理咨询师、心理治疗师;

精神科医生、社工,以及其他心理助人工作者;

对抑郁症认知行为治疗有意愿学习

提升案例概念化能力者。





¥0.01购买课程

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

或直接添加微信号“18210215706”

取消